“燕将明日去大唐资本,秋向此时分。”9月23日是秋分,我国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。时下,稻谷金黄、瓜果飘香,神州大地满是收获的幸福。
01
金黄:科技赋能稻谷香
说起秋天的颜色,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水稻的金黄。在粮食主产区吉林省,水稻种植面积超1200万亩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.7%。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三和农场,大型全喂入式收割机有序驶入金色的稻田,收割、脱粒、分离一气呵成。
在云南元阳哈尼梯田,万亩金黄色的稻谷爬满山坡。今年,当地采用无人机高效运输作业,仅需3分钟,就能将一袋重达40公斤的稻谷,从田埂运至村民家中,改变了千年梯田的秋收景象。
云南元阳普高老寨村村民 卢学高:以前用人要背一个小时,现在用无人机吊到房子上最方便。
02
火红:诉说丰收的喜悦
火红的辣椒构成了秋日里的另一番景色。这两天,青海海东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2.5万亩线辣椒迎来第二茬采摘季。家家户户房前屋后,都晾晒着一串串红彤彤的辣椒,构成一幅火红的秋日丰收图景。
辣椒经营户韩舍乙卜:这些辣椒都是我们自己种的大唐资本,这种鲜辣椒市场价格是6元多,一年算下来就是2000多元。
红彤彤的蔓越莓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。在黑龙江抚远,4200亩蔓越莓以独特的“水收”方式,形成壮观的“红色海洋”。据介绍,这些蔓越莓多用于蔓越莓果干、果酱以及相关产品的加工。
03
青色:水清鱼肥秋捕忙
秋日的江西新余仙女湖是青色的,这里的渔民采用“巨网捕鱼”的方式,将鱼儿从四面八方逐渐聚拢。当渔网被缓缓拉起,一条条鱼儿也跃出水面。今年,当地秋捕预计将达到500万斤。
04
深蓝:科技助力“海鲜自由”
走进深蓝的海洋,我国近海养殖产业正迅速发展。在山东烟台一家虹鳟鱼养殖企业的车间里,4万尾虹鳟鱼苗正在茁壮成长。当鱼苗长到2公斤左右,就需要“搬家”到深远海的网箱中,继续养殖。
山东烟台经海渔业公司总经理 郭福元:深水网箱可以承受百年一遇的浪高是8.6米,最大海水流速是每秒1.6米。平常只需要两三个人就可以运营,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都在这个网箱上有所体现。
05
五彩斑斓:晒秋画卷迎客来
各种丰收的颜色,汇聚在一起,便是一幅富有诗意的“晒秋画卷”。这两天,在湖北武汉的古村落大余湾,一场晒秋与稻田收割交织出的丰收盛景正徐徐展开。在安徽黟县西递古村落,村民们用玉米打造出巨型“玉米龙”。色彩斑斓的农作物晾晒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,与粉墙黛瓦相映成趣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产量连续4年保持高位增长,2024年首次迈上1.4万亿斤新台阶,达到14130亿斤,比2020年增加740亿斤,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超过1000斤。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,端得更牢。
(央视新闻客户端)
配资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